當一個人處于極度絕望的時候,內心深處的恐懼和焦慮是我們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尤其當這個人是病人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或許只是患者的煩躁不安,而真實的一面是他已經處于崩潰的邊緣。作為醫者,我們能做的不光光是用自己的技術解除患者的病痛,有時候我們的一言一行或許會成為患者心中強大的精神支柱。
近日,有位王大爺因急性消化道出血入住諸城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入院時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休克征象,心率140次/分,患者有明顯的憋喘癥狀。急查血常規,血紅蛋白只有40g/L,于是緊急聯系檢驗科配血,患者需要用血量大,檢驗科排除萬難,以最快的速度讓患者輸上了血,這也為我們的后續治療提供了極大的保障。
但是這個病人的情況,僅僅靠輸血是遠遠不夠的,找不到出血部位,我們的治療就非常的被動,于是我們聯系了消化內科王洪亮主治醫師還有外科李建平主任醫師共同會診,討論治療方案。無疑,目前急診胃鏡是探尋患者出血原因的最好手段,但是此時的急診胃鏡檢查風險重重,一旦大出血,可能我們真的束手無策,可是不做,病因無法明確。
考慮再三,與家屬溝通后,我們為患者進行了床邊胃鏡的檢查。檢查前,大爺非常的緊張,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病很重,看到我們床邊的機器后更是慌的不行。于是我們安慰道:“大爺,您不用擔心,我們只是用這個儀器檢查一下您的胃,很快就結束,我們醫生護士都在旁邊守著您,您就放心吧!贝鬆斅犃宋覀兊脑,環顧了一周,似乎緊張的情緒有些緩解,這時王洪亮主治醫師也安慰患者說,檢查很簡單,也不會有很大的反應,而且時間很短。經過溝通,大爺的心情逐漸放松。于是王洪亮主治醫師迅速進行了操作,熟練的技術也沒有讓患者出現很大的不適,成功完成了胃鏡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胃鏡結束后,我們也松了一口氣。
其實,急診胃鏡的進行,醫師的壓力比患者和家屬還要大,因為我們會預知到各種風險,而每一種風險一旦出現,可能都是致命的。但是很多時候,作為醫生的我們不能因為風險而放棄追查病因的手段。
明確了病因,我們的治療也有了方向,在經過止血、輸血、抑酸及營養支持等治療下,患者的病情慢慢好轉,血紅蛋白上升到76g/L?墒莾商旌,患者的胃腸減壓再次引流出鮮血,血紅蛋白再次下降,考慮再發出血。
在科主任馬常富的指導下,我們加強了止血藥物的應用,復查血常規,輸注紅細胞等治療,經過積極的處理,患者的病情慢慢穩定下來。
在患者住院后的第5天,消化道出血的情況暫時穩定,外科李主任再次床邊看過患者,結合目前患者的病情建議手術治療,于是在當天轉出重癥醫學科,入外二科行后續的手術治療。出科時,大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而我們的心中也是滿滿的暖流。
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上是最常見不過的疾病,但也就是這種常見的疾病,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患者生命。作為醫者,我們當竭盡所能,給患者看得見的希望……
重癥醫學科 郝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