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醫院簡介 | 電視醫院 | 醫院動態 | 杏林通訊 | 就醫指南 | 醫院文化 | 醫院榮譽 | 重點? | 專家介紹 | 公益活動 | 醫療設備 | 院務公開 | 黨建 | 誠聘
您現在的位置:諸城中醫醫院 >> 科室介紹 >> 腦病科 >> 正文
  腦病科
中醫腦病歷史淵源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WEB  更新時間:2012年9月3日

      (1)《醫林改錯》
      清代王清任(1768~1831年)撰。其書在內科疾病治療方面,遵循補氣活血與活血逐瘀兩大原則,化裁出一些臨床療效較高的方劑,備受后世醫家推崇。其中《醫林改錯》有關中風病的論述自成體系并多有創見。首創補陽還五湯,重用黃芪峻補元氣以治本,兼用歸尾、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紅花活血行血以通利元氣,使左右元氣溝通而治標,共臻補氣活血之功,臨床辨證用之療效甚好,為中風病的治療提供了良好的指導意義。


      (2)《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
     
葉天士是我國清代名醫,其醫術精湛,醫理淵博,不僅在溫病理論上有卓著的貢獻,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而且在中風的治療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葉天士綜合了前人的觀點,繼承了“內風”的理論,又有自己的見解,創立“陽化內風”說。葉氏認為這些癥狀乃是“身中陽氣變動”,其“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是主要原因。他認為“肝為剛臟,非柔潤不能調和也”,在治療上提出了“緩肝之急以熄風,滋腎之液以驅熱”的著名觀點,并擬定了治療中風的首要大法柔肝滋腎法,為中風病的治療開辟了新的領域。


文章錄入:中醫院   責任編輯:中醫院
 
圖片新聞
沒有圖片新聞
 

魯衛網審(2014)第3706005號

公司地址:諸城市東關大街168號
Copyright©2007-2008 諸城中醫醫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諸城信息港  魯ICP備14001186號-1
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 色屋 韩国一级婬A片漂亮的老师 国产重口老太和小伙乱 A片区毛片区女人片区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