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見疾病的規范化治療
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采用中醫、中西醫結合方式治療頸肩腰腿疼痛類疾病,應用傳統針刺、火罐、火針、艾灸、穴位注射、小針刀等手段治療項痹(頸椎間盤突出癥)、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凝癥(肩周炎)、面癱(面神經炎)、面痛(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中風(腦梗塞、腦出血)等疾病。對于嚴重的項痹和腰腿痛可采用微創椎間盤激光減壓術治療。
2、慢性疾病的中醫診療
對于慢性疾病的患者,為避免長期針灸給患者帶來的不便,針灸科采用穴位埋線及穴位注射療法為廣大患者服務。如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膽囊炎、貧血等患者,通過這些療法,既方便了患者,又為患者解除了痛苦。 針灸科開展的督脈鋪灸療法對各種痹癥(強直性脊柱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增生性脊柱炎)患者有良好的療效。 歷年來開展的“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為眾多虛寒體質肺系疾病患者減輕了痛苦。
3、特色中藥制劑的聯合應用增強了療效
針灸科針對本科常見病種的特點,歷年來研制了一系列的中藥制劑,如痛立寧膠囊、壯骨理筋膠囊、腰腿舒丸、活血續筋口服液等,在臨床與各種療法的聯合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穴位埋線
穴位埋線是針灸療法的一種延伸。它是將人體可吸收的生物蛋白線用特殊的針具埋入穴位,通過穴位對生物蛋白線的吸收,起到一個對穴位的長效刺激的作用。它是一種長效的針灸療法,彌補了針灸的針刺次數多,患者恐懼嚴重的缺點。植入的生物蛋白線在人體內20--30天就會被人體吸收,不需要再取出。與傳統針灸相比,更加方便,且同樣無副作用,比較適合于胃病、肝膽病、肥胖、便秘、月經失調等慢性病患者。
督脈鋪灸
督脈鋪灸療法源于黃帝內經的“病在骨者取督脈”“病虛寒者藥灸之”,屬于傳統針灸療法中灸法的一種,通過調理督脈氣血以補氣活血、溫經通陽、散寒祛瘀從而治療虛勞頑痹之癥。該療法每月一次,三次為一療程,癥狀嚴重時可半月一次。 本法適用于虛寒性的慢性疾病,如各種痹癥(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增生性脊柱炎)、脾胃疾。晕秆、腸炎、慢性腹瀉)等。此法可以起到改善體質,調節機體免疫,控制疾病進程、改善癥狀的標本同治的效果。
常用養生穴位處方
陰虛體質----三陰交 太溪 涌泉 照海 復溜 陽虛體質----命門 腎俞 足三里 關元 氣虛體質----氣海 關元 足三里 神闕 血虛體質----膈俞 血海 三陰交 關元 痰濕體質----足三里 豐隆 公孫 陰陵泉 濕熱體質----天樞 曲池 陰陵泉 陽陵泉 內庭 氣郁體質----太沖 行間 中脘 期門 血瘀體質----血海 孔最 章門 三陰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