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慢性萎縮性胃炎及非萎縮性胃炎) 長期以來,慢性胃炎發病率高,素有“十人九胃”之說,西藥的治療方法對胃脘痛(慢性胃炎)的治療局限,我院根據胃脘痛的病機特點,證候規律及常用治則、治法、方藥等進行了科學總結,形成了突出辨證論治,強調益氣活血的獨具特色的中醫藥防治方案。研制了“養胃膠囊”、“衛胃湯”系列方劑,配合個性化的中藥湯劑,在治療慢性胃炎,改善臨床癥狀方面取得了較好療效。
泄瀉。阅c炎及腸易激綜合征) 泄瀉是臨床常見、多發的胃腸病,治療療效突出,但其復發率高,半年后復發率可達50 以上。泄瀉病患者多存在情志失調,如焦慮抑郁狀態,嚴重影響療效。我們針對上述治療難點進行認真分析,提出泄瀉從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病后體虛、稟賦不足等幾個方面進行辨證論治取得很好療效,病以脾虛氣滯證最為多見,治療時應健脾和胃、調理氣機,治療上要抓住健脾、理氣、和胃三個環節。因此,我們采用針對基本病機為主的綜合調理方案,進行生活、精神等方面指導,形成緩解期鞏固療效、預防復發的有效方案,臨床獲得滿意療效,受到患者一致好評。
久。冃越Y腸炎) 本病為臨床疑難疾病,治療后70 患者可進入緩解期,但1年后50 以上患者再次復發,進入活動期,因此如何防止復發是治療難點之一。認為本病的病機本質是腸絡受損,血腐肉敗。強調養血和血和清熱解毒,可以加速誘導久痢的緩解。我們從臨床上發現,本病緩解后其病機多表現邪勢已衰,脾虛或脾腎兩虛為主。在調養脾腎的同時,仍兼顧養血和血,可以更好地延緩病情。通過開展獨創的中醫特色診療技術中藥灌腸,中藥外敷等療法,辨證論證、內外治結合治療久痢(潰瘍性結腸炎)優勢突出。
穴位注射療法 按照穴位的治療作用和藥物的藥理作用,選用相應的腧穴和藥物,將藥液注入腧穴內,以充分發揮腧穴和藥物對疾病的綜合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方法。主要治療:胃脘痛(胃下垂、潰瘍病、胃腸神經官能癥)、腹瀉、痢疾等。
穴位埋線療法 將羊腸線埋入穴位內,利用羊腸線對穴位的持續刺激作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蛇_到協調臟腑、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補虛瀉實、扶正祛邪等功效。其主要治療:功能性胃腸。ㄍ滤岵、胃痞病、泄瀉病、便秘),久痢,脂肪肝,胃脘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