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向來重視起居養生,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明確“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也就是說起臥作息和日常生活要有規律,并符合自然界的變化,如:春天要早睡早起,夏天則要晚睡早起,冬天則要晚睡晚起。
2、勞逸結合。過勞則損傷身體,如久視傷血,久站傷筋等,當然也不能過于安逸,中醫認為“凡身體不可太逸,太逸則氣血不暢,最易生病。
3、調暢情志,保持情緒穩定,勿大喜、大悲、大怒,保持愉快的心情,中醫認為過喜則傷心,過怒則傷肝,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4、飲食要有宜忌,要有均衡的飲食結構,不偏食,不挑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選擇藥膳,如小麥具有補益氣血,養心安神,清熱除煩,止汗除蒸的功效,用于失眠多夢,心悸不安,喜悲欲哭等可以配合大棗、甘草同食,還有薏苡仁健脾除濕,綠豆清暑解毒,黃花菜養血之血,利濕寬胸,蘿卜又被譽為小人參等等。
5、日常勤做以下動作,只需要你每天拿出幾分鐘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頭發要常梳理,面要常擦、目要常轉、耳要常揉、齒要?、津要常咽、腹要常摩、腰要常動,足要常搓,肛要長提,做到這些那么我們的生理技能就能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之中,就能達到我們老祖宗的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