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產婦保健
孕期保健 ①.飲食調養,孕婦應淡滋味、均衡飲食、,少食辛酸煎炒肥甘生冷。 ② 調暢情志,孕婦應保持心情舒暢,穩定情緒,避免精神緊張,以影響胎兒發育,孕婦應居舒適、優美、靜雅的環境,以保持心情舒暢,氣機調和。 ③ 起居有常,在生活起居方面,孕婦應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隨其時序而適其寒溫,避免環境、天氣等造成的損傷。提倡靜養,勿勞。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慎起居,適度活動,以促進孕婦體內胎兒的發育和日后寶寶身體的靈活程度,減輕孕婦分娩時的難度和痛苦。妊娠早期及7個月以后,應謹戒房事,以免損傷沖任、胞脈,而引起胎動不安或墮胎、小產或病邪內侵。孕期勞逸適度,行動往來,使氣血調和。 ④ 謹慎用藥,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氣及一切有毒藥品,都應慎用或禁用。有妊娠疾患必須選用時,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
產期保健 ①避風寒:保持室內空氣暢通,但應注意避風保暖,夏季需衣著適度,預防中暑。 ②慎起居:需保證休息,適當臥床,不宜過早過度參與勞動和工作。 ③調飲食,注意飲食調養,多食清淡營養之品,避免過食肥甘厚味,忌食辛辣酸收之品。 ④禁房事、潔外陰:產后因體質虛弱、惡露排出,血室開放易感外邪,故應保持外陰清潔,每晚需用溫開水清洗外陰,及時更換衛生墊。 ⑤保持心情舒暢,創造安和的育兒環境。 ⑥產后百日內,不宜交合。 ⑦謹慎用藥與進補
(2)辨病辨證食療 1.妊娠惡阻:妊娠早期,出現頭暈、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厭惡油膩、惡心、晨起嘔吐等一系列反應,屬于早孕反應范疇?梢酝ㄟ^以下幾點保健方法達到減輕、緩解的目的。嚴重者應及時轉診。(1)含服少量鮮姜片、烏梅、陳皮等以連蘇飲啜飲頻服,(2)若服中藥即吐者,可以熱湯藥熏鼻以止嘔。(3)取洋參茶:取麥冬、西洋參泡水代茶飲。(4)蔗姜飲:甘蔗汁1杯,鮮姜汁1湯匙,將兩汁調勻加熱,趁溫服之。(5)取橘皮20克,或柚子皮9克,洗凈入砂鍋中,去渣取汁,代茶飲。(6)佛手、蘇梗各1 5克,粳米30--60克,白糖適量。先將佛手、蘇梗分別清洗干凈,水煎取汁,與粳米共煮成粥,放入白糖少許,每日1劑。
2.妊娠血虛:中醫認為妊娠后血聚于下以養胎,故孕婦“血感不足,氣易偏盛”。臨床常見面色淡黃,或少華。適時適當增加營養,注意休息,也可食療。(1) 1.阿膠粥:阿膠10克,糯米50克,紅糖適量。將糯米煮粥,待粥將熟時,放入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勻,稍煮沸1--2次,加入紅糖即可。每日分2次服,3--5日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可有胸滿氣悶的感覺,宜間斷服用,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2)山藥山萸粥:山萸6 0克,山藥3 0克,粳米1 0 0克,白糖適量。將前2味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每日分2次,早晚溫熱食。
3.產后宮縮痛:產后三、四天內,下腹部陣發性疼痛,哺乳時加重,不伴有寒熱,惡露無異常。飲食調理:(1)山楂肉3 0克,紅糖1 5克(沖),水煎服。(2)益母草30克,生姜3片,紅糖15克(沖),水煎服。(3)紅糖煮雞蛋1--2個。.穴位按摩:可以選用三陰交、足三里、關元、中極等穴位按壓。
4.產后便秘:蜂蜜飲,黑芝麻、胡桃、松子仁等分研碎,加白糖或蜂蜜適量,分次服用。
5. 產后多汗:浮小麥30--50克,煎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