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壓力大,工作緊張,所以經常有肝氣郁結現象。從幼兒園的小孩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有這種可能,影響人們的心情乃至健康。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出現肝氣郁結,并加重原有疾病,致其遷延難愈。怎樣處理肝氣郁結?北京中醫藥大學郝萬山教授在講課時提到過這么一件事,頗有啟發。
有一年教授到外地,帶著學生實習。當地的醫生中有一個唐姓老醫生,病人特別特別的多。教授就跟同學們在一起去看他開方,結果發現他半天要看40個病人,當中有25到30個病人,他開的是同一張方子。柴胡、黃芩、陳皮、赤白芍、枳殼、甘草、還有生、熟山楂……就這么一組藥。初診病人是這個,復診病人也是這個,腎病是這個,肝病也是這個?墒遣∪藦驮\的時候,“哎呀,唐大夫,吃了您的這個藥真痛快,心里也不煩了,睡覺也睡得好了,也能吃點兒飯了,您再接著看吧,我不再找別人了,我就靠您了!
看的時間長了,教授就問他:“唐大夫,怎么不管什么病您都是這個方?”唐大夫說:“……我開頭就拿這個方子開道,所有的慢性病人都有心情不愉快的問題,都有食欲不振的問題,病人吃完這個方子,心里很痛快,食欲一增加,他就對你建立了一種信任的感覺,以后他就靠著你來看病,等他對你完全有信任感的時候,你再給他發揮治他本身的病! 看得出來這位唐大夫很會體貼病人,難怪大家都信任他。用完他開的那個方子,氣機伸展,積滯消散,精神爽快,病就好了一半,剩下一半,沒了根基,治起來也就容易了。
像唐大夫這樣的醫生很多,他們在預防與治療活動中,十分重視病人肝氣郁結現象,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為保障人類健康做出了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