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發:骨傷科東區主任、副主任醫師
個人簡介:畢業于山東中醫藥大學,中華醫學會會員、山東省中醫藥大學兼職副教授、諸城首屆名中醫、濰坊市中醫學科骨干。曾到北醫三院、北京軍區總醫院進修學習脊柱關節外科,對于骨盆骨折、四肢創傷及骨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腰疼痛、關節置換、四肢關節內骨折固定和韌帶損傷的修復與重建以及關節炎、關節損傷的關節鏡治療。
門診時間:周一、周三
咨詢電話:6071782、6071956、13780833633
采中西醫之長 發展諸醫骨傷 ——記諸城中醫醫院骨傷科東區主任劉煥發
中醫骨傷科是中醫的特色科室,是勞動人民長期防治人體皮、肉、筋、骨損傷與疾患的經驗總結,它的治療手段體現了局部與整體兼顧的中醫特色,或用靈敏之手法,或用靈驗之藥品,使得患者的功能康復更能達到一個最佳的狀態,具有豐富的學術內容和卓著的醫療成就,創造了許多令人稱道、各具特色的傳奇故事。 在龍城大地,在諸城中醫醫院,有這樣一位“不安分”的中醫郎中,他熱愛、精通中醫中藥,但同時又緊跟前沿的西醫技術,并將二者知識融會結合應用,實現了1+1>;2的功效,他就是諸城中醫醫院骨傷科東區主任——劉煥發。 劉煥發,主任醫師,從事中醫骨傷專業20余年。善于運用中醫辨證論治理論體系配合西醫微創等先進技術治療四肢創傷、脊柱骨折、脫位以及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癥、和腰椎滑脫等本專業疑難病和危急重癥,在創傷、腰腿痛、脊柱外科專業方面有較深的造詣,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并在骨傷科許多領域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勤學苦練,潛心岐黃之術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懷揣對中醫的熱愛,對醫學的敬仰, 劉煥發選擇了學習中醫骨傷,踏入中醫院校以后不久,劉煥發就領略到了中醫治療骨傷的奧妙和神奇,尤其是精妙的正骨復位手法和小夾板,竟有在數小時內將骨接好,翌日即能步履,一星期即完全平復者,這更加堅定了他從事中醫骨傷事業的信心。 1995年夏,劉煥發告別了印滿自己求知足跡的山東中醫藥大學校園,來到諸城中醫醫院成為一名骨科醫生。當時,諸城中醫醫院骨傷科是全市成立較早的骨傷病?,科室帶頭人是著名骨科專家、濰坊市名中醫、醫院副院長臺明初,白天,劉煥發跟隨臺院長往返于各個病房,查體征、寫病歷,幫助患者做康復,苦練基本功。夜里,他索性就睡在科室里,一有急診,不管多晚,他都要跑到科室跟著老醫生學上一手。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曰:“蓋正骨者,須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復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惫Ψ虿回撚行娜,憑借在校學習積累的扎實理論知識,參加工作后的勤學苦練,加之名“師”帶教指導,很快劉煥發就可以獨立開展大多數手術,成為科室的骨干,并練就了一手正骨復位的絕活。 有位4歲的患兒,由于摔傷導致股骨干骨折,當時在其他醫院都建議進行手術治療,患兒家屬又多方打聽找到劉煥發。在經過仔細檢查和詢問病情后,劉煥發認為手術治療雖然骨折復位容易,固定可靠,護理簡單,但是費用高昂,且需要再次手術取出內固定物,容易損傷骨骺,影響患者生長。通過與病人家屬溝通,劉煥發采用傳統的手法正骨復位,配合小夾板固定,患兒當時復位良好,6天后疼痛消失, 3個月后患兒行走自如,完全康復。 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學到老)”如果不說,你可能很難想象,這句英文竟然是從事中醫骨傷二十年的劉煥發的口頭禪,也是他“不安分”的最好寫照。 走進劉煥發的辦公室,兩點令人印象深刻,一個是早已被摸的滑如凝脂的人體骨骼掛架,一個是擺滿了各類醫學書籍的書櫥,不少書的書頁已經起角了,看得出主人翻看得很勤,而最顯眼的就是類似《Spine》這類國外公認脊椎領域的領先(英文版原版)期刊。 “這一柜子書都是我的老師,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傷科醫生應具備全面的醫療知識和技術,所以我需要時刻充電!睆尼t20年來,對骨傷科每一項新技術、新知識劉煥發都孜孜以求,并不會因為自己喜歡中醫、信任中醫就排除西醫治療骨科的先進觀念和技術,他堅持參加各類業務學習、培訓、交流活動,并先后帶領科室人員開展了膝前后交叉韌帶損傷一期重建、肩袖損傷的關節鏡下手術治療,關節鏡輔助下脛骨平臺骨折內固定、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伽瑪釘內固定等微創技術,以及難度較高的人工全髖關節及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飄浮體位骨盆前后入路治療復雜髖臼骨折等前沿的骨傷科技術。 多年來,劉煥發一直堅持求是,嚴謹的工作作風,對每一個疾病的診斷,每一個手術方案的確立,他都要查閱大量的文獻力求做到精準無誤!對每一個手術病例制定術前病例討論制度,進行綜合性分析,總結經驗教訓。 深靜脈血栓是骨科手術后十分常見的并發癥,是圍手術期最主要的死因之一,目前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針對這種情況,劉煥發通過查閱相關國內外為數不多的文獻資料,參考上世紀70年代國外的一篇血液動力學研究論文的研究資料,獨創性的將中醫的中頻電療運用到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中去,通過中頻電療的軸突反射、刺激血管活性物質釋放、抑制交感神經等途徑,能顯著的促進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環,使小血管、毛細血管、淋巴管擴張。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研究結果表明:此療法較應用低分子肝素傷口出血量明顯減少,而其預防下肢骨折DVT的效果明顯優于單用低分子肝素,同時它還具有治療骨質疏松、肌肉萎縮、鎮痛、促進骨折愈合和炎癥消退的作用,適用范圍更廣,并發癥更少。而且此研究國內未見同類報道,震驚了當時在座的專家評審,一致認為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獲濰坊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宋《圣濟總錄》云:“小則消腫而伸攣,大則接筋而續骨,各有方劑存焉”。為深入挖掘祖國中醫藥對骨折等疾病的良好治療作用,劉煥發積極參與研制了活血接骨膏、活血續筋丸、活血續筋口服液、二七康寧膠囊、通絡續筋膠囊等五種自制中成藥制劑,并取得魯藥制字批準號,在臨床應用中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 行者無疆,作為醫生,探索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歇。近年來劉煥發積極組織科研工作及學術交流,在《中醫正骨》《中國矯形外科雜志》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篇,主編《中醫骨傷科臨床診療技術》骨科專著一部,為克服植骨髂骨取骨環節中髂骨取骨區并發癥多的弊端,受髖臼挫和磨鉆的啟發,他又成功研制“新型取骨銑刀”、“骨科鉆孔器”,并獲得國家專利。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2007年,由于業務技術能力強,組織能力突出,劉煥發被任命為骨傷科東區主任,作為科室負責人,他模范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天天堅持早上班遲下班,不管是周末還是節假日,天天都能在內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昂捌粕ぷ,不如做出樣子”,這是劉煥發樸實的工作作風,也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骨傷科病人術后最主要的是康復工作,每天早早來到科室后,劉煥發會首先帶領科室人員查看危重患者及大手術后的病人,手把手的教病人進行功能康復鍛煉,并指導病人功能訓練;在晨交班時,對重點病人需要注意的事項向醫護人員反復叮囑;交班后,對新入院患者及術前病人他都帶領醫師討論,力爭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恰當的治療;查房時,他深入淺出地向患者講解所患病種及其治療,并不厭其煩地指導他們注意事項,使每一位患者在我院達到最好的手術治療效果。 他積極創建學習型科室,不搞技術壟斷,搞好傳幫帶,在科室內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氣氛,要求科室大夫積極學習骨科的各種新的治療技術,通曉骨科治療技術的發展歷程,每周進行一個學習專題,每天早晨晨會半個小時的時間展開病例討論,互相學習新技術、新理論,嚴格要求科室人員積極參加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山東省及濰坊市的各項專業委員會學習活動。他積極從事本科、研究生的臨床教學工作,毫無保留地教授學生學問,注重學生品德的言傳身教和研究能力的培養開發,為全市中醫正骨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先后被評為首批濰坊市中醫優秀學科骨干、諸城市首屆名中醫、山東中醫藥大學兼職副教授、優秀帶教老師、山東中醫藥高等?茖W校優秀帶教老師,是山東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骨關節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濰坊市骨傷學會委員、濰坊市醫學會骨科學會委員、濰坊市運動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專注從醫二十年,在龍城大地這片杏林園里,劉煥發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用精湛的醫術贏得患者的贊譽,用高尚的醫德樹立良好的口碑,用純潔的醫風換來人民的滿意,由一名普通醫生逐步成長為令同行敬重、病人稱頌的骨科專家,他將繼續在行醫道路上不斷創新進取,讓岐黃之術傳承……
|